一、色差儀中 L 值、a 值、b 值的含義
在色差儀的測量體系里,L 值、a 值、b 值有著特定的意義色差儀 。L 值主要關聯(lián)顏色的黑白屬性,或者說亮暗程度,當 L 值為 “+” 時,顏色偏白,給人以明亮之感;反之,若 L 值為 “-”,則表示顏色偏暗,視覺上較為暗沉。
a 值對應的是紅綠方向,“+” 號意味著顏色偏紅,展現(xiàn)出暖色調的傾向;“-” 號則指示顏色偏綠,帶有冷色調特性色差儀 。
b 值關乎黃藍維度,“+” 的情況說明顏色偏黃,而 “-” 就表明顏色偏藍色差儀 。需要注意的是,這里所提及的帶有正負號的數(shù)值屬于相對值,它們用于體現(xiàn)與基準顏色對比后的差異,方便進行顏色調整;而單純的 L、a、b 本身是絕對值,憑借這三個數(shù)值,能夠在一個三維立體圖中精準定位出一個顏色所對應的點,通過相對值計算,還能得出與基準點的色差,進而實施修正。總色差 ΔΕ 可依據(jù)公式 ΔΕ =(Δa2 + Δb2 + Δl2)^1/2 算出。
二、色差的表示方法
色差通常用 CA(Chromatic Aberration)來表示,具體衡量指標為 CA(Area)值色差儀 。該值用于評判圖像的色差狀況,其數(shù)值越低,圖像品質越佳。一般可按以下標準來劃分:當 CA(Area)值處于 0 - 0.5 這個區(qū)間時,色差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,肉眼幾乎無法辨別;在 0.5 - 1.0 范圍內,色差程度很低,只有經過長時間專業(yè)訓練、具備敏銳觀察力的人,才能夠勉強察覺;一旦 CA(Area)值達到 1.0 - 1.5 ,就屬于中等色差水平,在高倍率輸出的情況下經常能夠看到,這也是中等鏡頭所呈現(xiàn)出的典型色差表現(xiàn);倘若 CA(Area)值大于 1.5 ,那色差問題就頗為嚴重了,高倍率輸出時會極為明顯,意味著鏡頭性能較差。
三、色差和白度的定義詳述
光學系統(tǒng)中的色差:在光學領域,由于不同波長的光具有各異的色散特性,當白光透過透鏡時,會被分解為紫外波段、可見波段以及紅外波段等不同波長范圍的光色差儀 。如此一來,所成的像周邊便會帶上彩色邊緣,這就是所謂的色差,它是像差的一種類型。其根源在于透射材料的透射率會隨波長變化而改變,所以只有在多色光的情境下才會顯現(xiàn)。通過采用由不同玻璃材料制成的凹凸鏡組合,能夠有效消除這種色差現(xiàn)象。
定量表示的色知覺差異:從顏色的基本屬性入手,色差可通過明度、色調和彩度三方面的差異來定量表述色差儀 。明度差直觀反映顏色深淺的不同,例如深灰色與淺灰色之間的差別;色調差明確顏色的色相偏向,像紅色與藍色的顯著差異;彩度差則體現(xiàn)顏色鮮艷程度的高低變化。在工業(yè)生產與商業(yè)活動中,色差的評定至關重要,尤其在產品配色以及顏色質量把控環(huán)節(jié)。當下,色差評定依據(jù)國際照明協(xié)會(CIE)推薦的標準色差公式,借助專業(yè)儀器與電腦軟件進行測量計算,最終以精確數(shù)字呈現(xiàn),常見的有 CIE 1976Lab* 和 CIE 1976Luv* 色差公式等。
白度:白度,簡單來說就是衡量物體表面含有白色成分的程度色差儀 。在專業(yè)定義上,將光譜反射比為 100% 的理想表面白度設定為 100 度,這著極致的白色;而光譜反射比為零的絕對黑表面,其白度則定義為零度。在實際應用中,為了量化白度,常用的白度公式有甘茨白度、亨特白度等,它們能夠較為精準地測定各類物體的白度數(shù)值,滿足不同行業(yè)對白度評估的需求。